欢迎您访问浙江省自考信息网!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今天是

免费咨询:16657169113

在线咨询 | 考生交流群 | 公众号

专题: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浙江自考成绩查询网址 市、县(区)咨询电话 准考打印入口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您当前所在位置: 浙江自考网 > 串讲笔记> 组织行为学学习笔记 群体凝聚力

组织行为学学习笔记 群体凝聚力

日期:2018-05-23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信息网  

(一)凝聚力的来源
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2、加入群体的难度;
3、群体规模;
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5、外部威胁;
6、以前的成功。
(二)凝聚力对群体生产效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凝聚力高的群体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有效,但凝聚力与群体效率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凝聚力高就好。凝聚力高既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是其结果。其次,二者的关系受群体绩效规范的影响。
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其目标。如果群体的绩效规范比较高(比如,高产出,高质量,积极与群外员工合作),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就比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但如果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很高,绩效规范却很低,群体生产率通常比较低。群体凝聚力低,但绩效规范高,群体生产率比较高,不过比不上凝聚力和绩效规范都高的群体。如果凝聚力和绩效规范都低,群体生产率肯定低于一般水平面。


上一篇:组织行为学学习笔记 群体规范与角色
下一篇:组织行为学学习笔记 协同效应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