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1-25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信息网
三、名词解释题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
45.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