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省自考信息网!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今天是

免费咨询:16657169113

在线咨询 | 考生交流群 | 公众号

专题: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浙江自考成绩查询网址 市、县(区)咨询电话 准考打印入口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您当前所在位置: 浙江自考网 > 历史类> 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

日期:2018-05-23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信息网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阶级压迫制度,它把从事于当时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群,划分为4个等级,也就是构成4种种姓。第一等级为“婆罗门”,即掌握宗教事务的僧侣;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执掌行政于军事大权的世袭贵族;第三等级称为“吠舍”,即名义上具有人生自由的,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农夫、手工业者和贫民等;第四等级是“普陀罗”,即被征服者或奴隶。
    (一)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婆罗门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梵教、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把人分为四种种姓,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这些宗教信条,也就是为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主导思想。
古代印度实行家长制,婆罗门为保证种姓的世袭和尊严,父亲必须在家里细心指导子女记诵吠陀为经典。种种家庭教育从儿童幼年开始,教育内容除了身体养护和传授生活知识、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外,最主要的是传颂《吠陀》经典。
   (二)佛教的幼儿教育
    佛教的幼儿教育一般在家庭里进行,主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识的养成方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通过耳濡目染初步了解有关知识和内容。
    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相关的,其中婆罗门教的教育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婆罗门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佛教教育在印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幼儿教育的有家庭教育和寺、庙教育之分。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


上一篇: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下一篇: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古希腊的的学前教育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